根据80年代末期遥感调查,四川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19.98万平方公里,占总幅员面积的41.6%。通过对江总书记批示的深刻领会,我省对治理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:
1.抓领导,强责任。从1997年开始,省政府将水土保持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,纳入了考核下级政府的8个单项目标之一。省有关部门制订了《四川省水土保持工作目标考评办法》。
2.抓规划,重实效。主要抓了以下关键环节:在方案审批阶段,必须将水土保持措施与生产建设项目相结合;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,必须委托有资格证的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;在签订委托编制合同时,必须有水土保持监督机构参加,并按项目规模、性质、任务“三同时”制度要求,限定完成时间、明确有关责任;在建设项目审查阶段,必须实行分级审批,越权、越级审批一律视为无效。
3.抓机制,增投入。建立“谁受益、谁投入”的自给投入机制,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和受益区人民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。省政府出台了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治理开发农村“四荒”资源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》,进行了拍卖“四荒”试点,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农户投入为主体,国家水土保持经费补助为导向,信贷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、多层次的投入体系。
4.抓监督,固成果。在近几年来发布的一系列法规措施的基础上,去年又在全国率先发布了《关于划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(重点预防保护区、重点治理区、重点监督区)公告》以及其他政策和制度,使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有法可依,有章可循,促进了水土保持工作向规范化、制度化、法制化方向迈进。
通过以上措施,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改善。
一是植被生产状况改善,地表植被复盖率增加。去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,对现有8960万亩天然林实行常年管护,把砍树人变成了植树人。对25度以上的1154万亩坡耕地,将有计划地退耕还林;对5~25度的1448万亩坡耕地,实施以坡改梯、坡面水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;并且采取人工草、改良草、围栏封育草,实施“人草畜三配套”等工程措施,防止草原退化,治理水土流失。
二是拓宽了农民致富门路,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益。在1998、1999年大旱、大涝的多灾年份中,粮食产量,特别是山区旱作农业产量的减产幅度大大低于往年。全省各地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水土保持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,如平昌的茶叶、苍溪的雪梨、广安的柚子、雷波的脐橙、会理的石榴等都形成了产业化格局。
三是通过治理还扩大了人口环境容量,缓解了人多地少、人增地减的矛盾。据广安县调查,治理区使温饱型的人口环境容量平均每年增加每平方公里15人。水土保持工程被群众誉为党和政府的“德政工程”、群众的“致富工程”。